規劃舉辦讀書會活動,一次規劃一本書就好?還是一次規劃好幾本書比較好?
在平台申請舉辦讀書會時,您可以選擇一次申請一場(一本書)或一次申請多場(不同本書)。以下是兩種方式的優缺點,供您參考:
一次申請一場(一本書):
優點:
-
靈活性高:您可以根據每場讀書會的實際情況和參與者反饋,靈活調整下一次活動的主題、形式或時間安排。
-
減少風險:如果某場讀書會的效果不如預期,您可以在下一次活動前進行改進,降低連續多場活動可能帶來的風險。
-
時間彈性:如果太早提出申請,後來臨時有新的計劃恐怕會跟說書活動行程衝突,由於有人報名就不可取消或延期,因此必須要以說書活動的預定行程為優先,無法再安排其他事情。
缺點:
-
無法聚眾累積穩定聽眾:若活動當天未能及時邀請線上來賓前往報名後續的活動,恐怕會造成聽眾流失,影響之後的報名成效。
一次申請多場(不同本書):
優點:
-
預留時間:公開行事曆上的時間選項,先搶先贏,趕緊報名以免被別人先佔用該時段。
-
計劃性強:提前規劃多場讀書會,有助於建立連續性,吸引參與者持續參加,增強品牌黏性。
-
回流率高:若系列主題符合來賓的需求,就可鼓勵他們一口氣報名全系列主題活動,先把時間預留下來,避免一場一場安排時間不容易掌握。
缺點:
-
靈活性降低:根據平台的活動申請流程,您需要至少提前於活動開始前一個月,就完成預約申請及表單填寫,若工作忙碌需要出差或常常有突發性行程,可能就比較不適合這種做法。
-
風險增加:如果前幾場活動效果不佳,後續活動可能需要更多的調整和改進。
想要邁向知識變現的說書人,可以試試以下做法:
✅ 每次舉辦的時間維持規律固定時段:
-
譬如每週固定週五晚上8點,或每個月第一週的週六下午3點。同時每次活動中都進行預告,讓來賓知道每隔多久可以報名參加您的活動,進而建立規律性。
✅ 提案時間控制在3個月內:
-
提前規劃2~3個月內的行程,可以『季』為單位,不要太遠的時間,以免有突發狀況或新的行程安排,譬如出國或出差。
✅ 每次至少提出2~3場說書提案:
1. 主題式選書:
-
選擇一個季度或半年內都聚焦的主題,邀請來賓能夠同時報名同一系列多場活動,學習到的知識也會更有系統且更完整。
-
就算是中途參加,也可以知道前面談過哪幾本書可以去觀看回放跟上學習的進度。
2. 每本書的內容具有連結性:
-
例如「心靈探索與正念紓壓系列」:進行依序為《與自己對話:自我覺察的藝術》、《情緒的智慧:如何與內在情緒共處》、《正念的奇蹟:活在當下的藝術》,第一本書主要在探討自我覺察與自己對話的重要性,第二本書在學習如何透過方法或技巧來自我練習,第三本書進而瞭解日常生活中的應用與成功案例。
-
讀者若對第一本書產生興趣,就有可能會考慮繼續報名接下來兩本書。
3. 每一主題首場活動都提供「免費」體驗,後續搭配2~3場活動進行「收費」,每季或每半年為一個循環週期:
-
可以先用系列主題的方式來規劃幾場活動,每一系列的第一場可以用『免費活動』進行,先建立『漸進式系列感』讓參與者不是只有一次就能聽完全部的重點,因為產生興趣才會想要延伸學習、繼續報名同一系列的『付費活動』。
-
這一系列即將結束前,可以趕緊推出下一個主題系列,每一個主題的開頭都用免費的方式進行,除了可以吸引更多新面孔,也可以鼓勵現有的付費學員『呷好道相報』幫您呼朋引伴邀請新人加入旁聽體驗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