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長,必然伴隨陣痛期

BookBook平台上線到現在剛滿一年,目前已簽約合作的說書人約20人,累積舉辦了近200場線上讀書會,活動報名會員超過6000人次。有些時候,甚至可以做到天天都有一到兩場全新活動、場場報名人數突破百人,相較於那些專注於經營實體讀書會的社群團體,BookBook預約線上讀書會算是異軍突起的市場新秀!

但是這樣的好成績反而引發了我們的憂慮!因為隨著人數與活動量增加,平台每月的固定支出也開始急速上升,包括平台與週邊系統租金、以及文宣行銷成本,加上很多競爭對手開始模仿我們的運作模式,市場逐漸走向削價競爭的一片紅海,幾乎只要哪裡面有免費的旁聽活動,聽眾就往哪裡去,消費者對於內容付費的接受度相當不穩定,許多致力於創造變現的說書人也難以為繼。

這是一個雞生蛋、蛋生雞的問題。於是我們開始思考,在完全沒有任何獲利來源的情況下,我們要如何維繫這一群熱愛閱讀喜歡分享的支持者呢?

於是我們嘗試著打造出第二代平台,也就是現在的「愛閱電台」。它除了能維持原來的運作模式,同時增加了聽說讀寫不同的功能,可以讓會員享受到更多元的內容服務,並提供優秀的知識創作者更直接的變現工具。最重要的是,我們希望能夠透過建立訂閱制的收費機制,教育大眾知識付費的重要性,期望能為平台打造穩定的現金流,進而站穩腳步,持續提供更好的服務。

事實上,推出第二代平台「愛閱電台」這個決定,其實是一道雙面刃,更為團隊蒙上一層陰影。我們期待建立的穩定現金流,基本上是不可能在短期內一蹴可躋的,然而多元的功能代表著平台支出成本大幅度地倍增,光是功能測試、流程設計與會員轉換過程,就面臨極大的阻力,尤其廠商提供的支援極為有限,幾乎所有系統轉換的問題,我們都要靠自己一一摸索解決。在這過程中,我們也飽受各種批評,包括介面不夠流暢、美編設計不夠專業、功能不夠自動化、收費場次的報名人數不夠踴躍。我們致力於滿足消費者與使用者的各種期待與需求,但事實上,每一個按鈕的功能開發、每一個流程的優化、以及每一場行銷企劃與廣告投放,都牽動到成本與費用的考量,如果每位消費者都希望無限制地享受免費的資源,我們也很擔心我們的資金,無法無止盡地滿足每一位使用者提出的需求。

在舊會員快速流失、新會員又不願意為訂閱付費模式買單的情況下,我們發現公司成立初期投入的第一筆資金,很快就消耗殆盡;在這過程中,我們也嘗試過各種政府補助款的申請,但終究是杯水車薪,繁瑣的行政流程與文件作業,反而只是堆積更繁重的壓力。

必須承認,我們不是大財團、沒有龐大的資金支撐。如果我們只有小小的力量,是不是就真的撐不起大大的夢想? 我們也不禁懷疑,當初只是無心插柳的休閒與興趣,未來是否要繼續背負著這樣的沉重壓力負重前行?

從貝克走向貝殼,期待人人成為我們的Backer

就在上天準備關起一扇門的同時
另一扇窗也悄悄開啟

2023年農曆除夕的前幾天,我們收到一位不知名的支持者送來的卡片,上面寫了很多鼓勵的話語,也支持我們繼續朝著夢想前進。寄件人署名Becker。但他的真實身分,至今仍然是個謎。可能是因為關鍵字搜尋影響演算法的關係,就在我們收到卡片的第二天,FB頁面就跳出了貝殼放大的新聞報導 。最後我們沒有找到Becker 卻因此而找上Wabay挖貝募資平台的Backer-Founder!

經過將近半年的準備期,我們的募資提案經歷了許多波折、差點就胎死腹中,儘管我們的募資頁面設計不夠美觀、我們的行銷企劃也不夠出色,但仍期盼您能看見我們做得還算不錯的地方! 畢竟我們是在資源非常有限、準備不夠充足的情況下,非常勉強地在世人面前亮相,但我們仍期盼能夠化為一道光,照亮我們力所能及的地方。

尤其在規劃募資的過程中,愛閱電台品牌書衣這項商品,彷彿我們一手孕育而生的Baby,從發想、構圖、設計、到選定合作廠商,它不僅把我們跟婦女新知這一群中高齡與二度就業婦女,緊緊連在一起,同時透過這項商品的呈現,也幫助我們自我檢視,更加看清我們跟其他的線上平台,究竟有甚麼不一樣的地方,因為除了聽書與說書,我們更加專注的是社會關懷與永續創新,以及如何透過一本書,來打造一個永續社會。

請每一位支持我們的人相信,BookBook x 愛閱電台不僅僅是一個聽書平台而已,我們正在為台灣的知識經濟,打造一個更偉大的願景。

最後,我們仍由衷感謝這位不知名的貝克先生 引領我們踏上了群眾募資的奇幻之旅 我們希望能透過發起這次的募資活動,找到更多像他一樣支持我們的人,共同將平台打造成一個全新的分享型閱讀知識生態系。歡迎您加入愛閱電台,一起成為我們的Backer。